星巴克已经很难再当星巴克了。星巴克正面临在中国市场维持其品牌地位的挑战。最近,前极越汽车用户开发主管杨振加入星巴克中国担任首席增长官,负责吸引年轻消费者回归。然而,此时正值星巴克考虑优化中国市场布局,甚至可能出售部分业务股份之际。这表明星巴克在寻求增长的同时也在准备退路。
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表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且宏观环境严峻。面对瑞幸、库底、喜茶等本土竞争对手,星巴克考虑通过出售部分业务来深入下沉市场。但这一策略可能会削弱星巴克在中国人心中的高端形象。
上海一家具有地标性质的星巴克门店因不再续租而关闭,引发了市民对星巴克无法维持其“高逼格”的担忧。咖啡曾是西式优雅生活的象征,但如今年轻人更多将其与工作联系在一起,而非休闲享受。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变得模糊,既不像奢侈品那样孤高,也不如瑞幸、喜茶那样接地气。
今年星巴克在全球和中国的业绩表现不佳,股价也受到影响。为了应对困境,Brian Niccol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简化菜单、调整营销策略、优化移动订单等。然而,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措施可能难以奏效。星巴克计划到2025年将门店总数增加到9000家,但仍远不及本土竞争对手的扩张速度。例如,瑞幸咖啡仅用13个月就从1万家门店扩展到2万家。
此外,咖啡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了行业压力。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导致供应链紧张。尽管如此,中国咖啡市场的价格战仍在继续。星巴克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同时开拓下沉市场。皮爷咖啡通过推出平价子品牌Ora Coffee来争取新的消费群体,但这并不是星巴克当前的首选策略。
创始人舒尔茨建议星巴克通过激励员工、超出客户期待以及文化和服务型领导来提振业绩。然而,如果用户增长的努力不见成效,出售中国区业务可能是星巴克最体面的选择。毕竟,如果星巴克真的开始以9.9元的价格销售咖啡,它在中国人心中的高端形象可能将彻底消失。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