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的狂想时代,四大豪门的隐秘战线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亿欧网· 2024-12-18 09:55:34

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日本、欧洲两大主产区,其中,以瑞士ABB、库卡(已被美的收购)、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最为著名,并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它们不仅长期占据着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在亚洲市场同样也是举足轻重,占据了中国40%左右的市场份额。

当下,人形机器人热潮逐渐兴起,成为机器人领域新的行业热点,工业制造场景因其单一性和重复性特点,被视为是人形机器人应用最易实现落地的场景。

人形机器人也被视为是下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变量。

据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

面对这一行业热点,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却无动于衷,既未见布局人形机器人举动,也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入局的意向。

此前,亿欧梳理分析了四大家族未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原因,今天复盘一下没做人形机器人,“四大家族”都在忙什么?

ABB挑战中求变,开启具身工业机器人新篇章

ABB是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总部坐落于瑞士苏黎世,成立于1988年,是四大家族中整体规模和实力最强的厂商。ABB做电力电气业务起家,主营业务涵盖电气、工业自动化、运动控制、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四大板块。

据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ABB前三季度销售额累计达242.60亿美元,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业务收入为24.44亿美元,同比下降12%运营利润为2.6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5%。对于业绩表现的不佳财报中解释是受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及整体大环境影响。

在挑战中求变,ABB从三个方向入手开启具身工业机器人的新篇章:

一是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ABB在2024工博会期间发布了GoFa™协作机器人的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选项),实现了0.03mm的路径精度。

同时还推出了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OmniCore™,使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提升25%,能耗降低20%。这一平台集成了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通过集成这些技术,ABB的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其工作环境,实现更智能的决策和更精确的动作控制,这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智能行为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物理互动产生的,简言之,就是智能体(智能系统,如机器人)通过其物理身体与环境互动,实现感知、认知和行动的能力。

二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加快本地化布局。据悉,目前ABB已将AI嵌入全线业务,不仅在上海浦东建成投产了世界级的机器人超级工厂,还在美国和瑞典扩建了已有的机器人工厂。

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安世铭表示“在超级工厂中,不需要编程,机器人通过语言指令就可以准确生成动作,我们期待更多的AI赋能技术融入产业链”。

三是开拓新的应用领域。ABB的机器人业务正在拓展到新的行业和应用,如医疗保健、生命科学、零售和建筑行业。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中国区总裁韩晨曾在媒体公开表示“AI技术已经进入机器人行业,ABB一方面正在生产基地使用先进的AI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和AI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协作机器人”。

对于人形机器人,韩晨表示工业机器人不会完全转向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相较于双足,轮式机器人更适合工业场景。

库卡机器人“承德启中”,探索智能自动化新路径

德国库卡成⽴于1898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从焊接设备起家,1973年研发出首台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消费品等多个行业。

2022年11月美的完成了对库卡历时超七年的全资收购,库卡成为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群的一部分,这一事件被视为美的深入布局机器人产业、推进“双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库卡供应链国产化率提升的契机。

有消息人士称,自库卡从法兰克福退市后,在国内处于研发和市场拓展的上升期。但据美的集团2024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在集团营业收入构成中,机器人与自动化(核心为库卡集团业务)报告期收入为139亿元,同比下降 9%。

市场拓展方面,库卡聚焦3C和一般工业领域,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转型与运营。

此前库卡德国目光长期集中在汽车行业,业务的单一使其增长难有突破,后来与美的集团开展本土化合作,开发贴合中国市场的产品,除了汽车制造业外,也开始面向3C电子制造。

库卡中国研发机电高级经理王邵玉提出“承德启中”理念,旨在继承库卡德国的制造经验,并借此开启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本土开发。

库卡中国CTO李宏伟表示,库卡中国的产品和技术会聚焦在3C和一般工业领域,通过全面的本土化,面向全球打造高性价比的四轴和六轴的产品家族系列。

如今在美的引领下,库卡正以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稳步开拓中国市场。2023年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投产,这是目前华南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库卡中国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3D视觉等新技术,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智能物流等方向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挖掘新应用场景,提升产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库卡在2023年末增强了其移动机器人产品线,推出了三款新的移动机器人:KMR iisy移动协作机器人、KMP 1500P和KMP 600-S diffDrive,还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了其下一代工业机器人AI控制器“KR C5 micro-2控制器” +数字孪生展示工站,及各种机器人预发布新品。

“KR C5 micro-2控制器”和数字孪生展示工站集成了AI、视觉处理、数字孪生等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实现更高级的自主决策和操作,这正是具身智能应用的关键。

发那科智能进化,绘制全球业务新蓝图

日本发那科(FANUC),成立于1956年,是全球最大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电机制造商之一,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工厂自动化和机床的控制软件,产品链完善,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环节。

据中期财报数据(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显示,报告期内发那科销售额为3879.62亿日元(187.5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7%机器人业务净销售额为1631.16亿日元(78.8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30%。财报表示机器人业绩下滑系主要市场中国区电动汽车、电子行业及基础设施相关行业需求下降所致。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发那科近年来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开展战略合作推进智能化生产。2023年11月8日,发那科集团与上海电气集团合作的上海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开业,总投资约15.8亿元人民币,引入大量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发那科集团在日本之外最大的机器人基地。

此外,其位于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也在2024年实现了全面智能化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智能化生产是发那科当前的重要业务方向,有助于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二是在数控系统、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方向不断创新升级,推出新产品。在2024年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4)上,发那科展示了最新的FANUC CNC——FANUC i0-F Plus STEP2,以及智能加工系统FX FANOVI。

在2023年国际机器人展上,发那科展示了多款高性能协作机器人,并推出了新型机器人控制装置R-50iA。

2024年9月份的上海工博会上,上海发那科也展示了3款重量级新品、20余套行业解决方案。

三是市场拓展,发那科近年来积极扩展其全球业务,特别是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领域。

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发那科在上海进行大规模投资,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协同。10月18日,上海电气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50%的股权并表示双方将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协同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据悉,上海发那科主要进行机器人贸易、安装和保养维护,另外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上海发那科不进行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依然从日本原装进口。若此次收购完成,上海发那科将被上海电气100%完全控股。

在美洲,2024年发那科在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完成了其西校区的建设,这是发那科支持和推进北美工业自动化战略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自 2019 年以来,FANUC 已在北美投资超过 1.87 亿美元,2023 年还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建立了新总部。

在欧洲,2024年发那科在巴塞罗那附近建立新的西班牙销售中心,面积将比原来大四倍,加速拓展其在欧洲市场的业务版图。

安川电机拥抱AI,加快“地产地销”本地化布局

日本安川电机是全球知名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四大家族中的元老级厂商,创立于1915年,是专业从事变频器、伺服电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

安川电机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开设了多家分公司和生产基地。

据财报数据显示,安川电机业绩增长呈现放缓趋势,报告期内(2024年3月1日至8月31日)营收达2615.73亿日元(126.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5%净利润180.26亿日元(8.6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7.1%。其中,机器人业务收入1120.82亿日元(54.1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0.2%机器人业务营业利润105.96亿日元(5.1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5%

财报透露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汽车行业机器人等产品销售疲软和半导体及电子元件市场复苏速度不及预期。安川电机因此下调了2025年2月期合并业绩预期,包括销售收入。

面对业绩增长压力,安川电机发展动向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耕中国市场,强化本地化布局。

中国是安川电机第二大收入市场,占比在20%以上,据悉,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安川电机正在调整商业模式,销售标准化产品转向定制化,同时在上海、沈阳和常州工厂加强本地化开发,实现了生产、开发和销售的一体化。

二是推进技术创新,拥抱AI,以“i³-Mechatronics”战略加快智能化发展。

安川电机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据悉正在积极融合AI与机器人产业,计划在变频器、伺服和工业机器人中嵌入AI功能。

此外,为顺应智能化趋势,安川电机推出“i³-Mechatronics”概念,通过连接现场数据改变设备动作,实现先进生产革新,并基于这一概念推出了“MOTOMAN NEXT”机器人和YRM控制器等新产品,迈向智能化制造。

三是多元化发展,加快海外事业“地产地销”的本地化布局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安川电机注重多元化发展,自2023年起聚焦新能源、锂电池等前沿领域,2024年转向医疗、食品等稳定行业以分散风险。公司加快海外“地产地销”本地化布局,重点在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生产,计划2027年在日本福冈建设新工厂提高日本工厂零部件的内部化生产。

在今年的安川电机媒体沟通会上,相关发言人表示仍然将工业机器人作为发展重点,关注的并非机器人的外观是否类似人形,更多的是机器人如何更好模仿人类在工厂中的工作方式,计划将类似人类感知的快速感知能力融入到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中,以便使得工业机器人更加高效与聪慧。

由此可见,具身智能在技术领域应用也将是安川电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方向。

非人形,更智能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正积极布局未来,他们的行动不仅反映了行业趋势,也预示着技术革新的方向。

从上述复盘中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目前主要发展方向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及市场拓展方面。

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上,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加快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灵活化发展正在成为新趋势。

尽管并没有直接标榜其产品为“具身工业机器人”,但他们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都在朝着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与人类协作、感知环境并做出决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是具身智能的核心特征,可以说四大家族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产品涉足具身智能领域。

在工业机器人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这一问题上,业内人士曾向亿欧指出,工业机器人厂商在机械设计、控制系统、自动化这些硬件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同时他们在市场渠道、客户关系这些方面优势也比较明显,但是对于算法这一块劣势也比较明显。

一定意义上来说,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人形机器人也并非具身智能唯一载体,对于“四大家族”来说,开发人形机器人意味着无论是硬件本体还是软件技术,都需要从基础开始构建,而开发具身工业机器人则可以更容易地将现有技术和经验迁移过来,挑战更小。

此外,具身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其在具身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实践也能为进入人形机器领域做好准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路永丽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