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AI正式公测,17款产品60+场景应用

来源:互联网· 2023-11-03 17:34:16

2023年4月的钉钉峰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要用大模型“把钉钉重做一遍”。在接下来的100多天里,这场“钉钉再造”已初见成效。

11月3日,钉钉AI魔法棒正式上线,17款产品、60+场景全面开放测试。

目前,所有用户可直接在钉钉首页的全新“魔法棒”入口,以对话方式使用包括“钉钉聊天、文档、知识库、脑图、闪记、Teambition”等在内17项产品,点点魔法棒就能直接上手用。

来源:钉钉

同时,钉钉将其智能化底座(AI PaaS)开放给生态伙伴和客户,帮助他们将产品重塑,使钉钉的智能化服务全面进入生态领域。官方披露截至10月底,已有超过50万企业加入了“钉钉AI魔法棒”的内测。高频用户中,制造业、互联网公司占比最高,日均使用AI次数超过15次,部分企业达300余次。

统一LUI交互入口,挥挥魔法棒唤醒AI

此前业内对大模型在超级应用的落地,抛出过一个命题:在大模型的支持下,以后的应用,可能就是一段自然语言对话。

此次,钉钉初步回答了这一命题,给出一个实际落地的样例。通过统一LUI交互入口,钉钉“AI魔法棒”在大模型的支持下,各类场景、应用的交互,从过去点菜单找入口,转变为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

“魔法棒”不仅是一个独立功能存在,可以通过首页“魔法棒”唤醒玩,也能在不同产品的界面中启用AI服务。目前,在AI魔法棒内可一站唤起聊天、宜搭、智能问答、文档、应用咨询5类近20种技能。

来源:钉钉

比如,在提升信息处理效率这块,智能问答AI可以快速回答问题、闪记AI能自动生成会议记录、聊天AI能让用户无需爬楼就能获取要点。

来源:钉钉

另一方面是拓展创造空间。例如,文档AI能自动生成图文内容、思维导图AI一键制作PPT。

来源:钉钉

根据钉钉披露的数据,文档AI已为用户生成40万篇内容,闪记AI产出150万段会议摘要。

17条产品线、60+场景全面开放

当前,钉钉AI全家桶包含17个产品线、超过60个场景,覆盖AI技能近100种,比如聊天、文档、表格、知识库等办公应用,以及会议管理、项目协作等专业SaaS工具。

钉钉认为,应用的丰富是AI商业价值落地的基础,也是从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如果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钉钉开放的AI能力首先应用于包括“长文档摘要、知识库摘要、会议摘要、聊天摘要”等典型的归纳总结场景。

例如开完一场视频会议后,钉钉闪记可生成逐字速记,智能识别话题分段生成摘要,两三小时的会议通过浏览智能纪要3分钟就能看完。未参会的同事也不怕跟不上,通过摘要和智能章节,按照议题章节和发言人进行筛选,一键定位回溯,纪要、语音、画面全同步。

来源:钉钉

当然除了总结归案场景,打工人最讨厌的PPT环节,AI也能帮你提高效率,缓解焦虑。各类文案、方案、图片创作,PPT、脑图、低代码应用等,“AI魔法棒”全部都能辅助生产,想做啥风格的,直接找AI。

来源:钉钉

此外像数据分析,例如合同数据、Excel数据图形化分析,以及在文档、PDF文件中提取信息,全部都能通过和AI对话完成。

这还不算完,AI除了能帮你搞定这种任务,要是碰到功能使用、模板推荐、应用选品等问题,AI立马变身小助手,实时为你解疑答惑。

此外,基于AI快速的处理能力,钉钉多个产品也升级了一系列实用功能。例如日历智能海报可根据日程主题,智能编写海报正文、自动实现人物抠图,5秒钟生成一份美观实用的智能海报等。

来源:钉钉

50万企业内测,每人每天用AI达300次

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过50万企业已经加入了钉钉AI的邀测,共同体验了各项AI产品的60种功能,包括聊天AI、文档AI、会议AI和宜搭AI等。

具体到邀测的企业,除去教育行业,制造、互联网和零售行业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19%、17%和16%。此外,摘要生成和问答机器人的使用占比也超过50%。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在高频使用AI的Top5000组织中,超过5000名员工的大企业占比超过6%,而2000名员工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占比超过9%。高频使用AI的用户日均使用次数超过15次,有些企业甚至每人每天平均使用AI超过300次。

用户只需对AI下达指令,即可实现查资料、撰写文案、获取应用推荐等任务,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这种可谓“应用融合”的交互范式,不仅解决了钉钉功能复杂的痛点,将来企业内部也不再需要传统的App图标界面,全部通过AI自然语言交互完成。

目前,钉钉AI全家桶已全面开放测试,用户可在钉钉APP或PC客户端直接使用。


您可能关注: AI应用 AI产品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